|
 |
|
|
| 腐蝕的分類及防范措施 |
| 發布時間:2023/5/10 來源:中能興恒建設有限公司 閱讀:2837次 |
1、大氣腐蝕
在大氣中,由于氧的作用,雨水的作用,腐蝕性物質的作用,裸露的設備、管線、閥、泵及其他設施會產生嚴重腐蝕,甚至有些化工廠因為螺栓、閥等銹死,誘發事故的發生。
因此,設備、管線、閥、泵及其設施等,需要選擇合適的材料及涂覆防腐涂層予以保護。
2、全面腐蝕
在腐蝕介質及一定溫度、壓力下,會發生金屬表面或大面積均勻的腐蝕,如果腐蝕裕度控制在0.05~0.5mm/a、<0.05mm/a,金屬材料耐蝕等級分別為良好、優良。
對于這種腐蝕,應根據介質及溫度、壓力等選擇合適的耐腐蝕材料,或接觸介質的內表面涂覆涂層,或加入緩蝕劑。
3、電偶腐蝕
電偶腐蝕是化工容器、設備中常見的一種腐蝕,它是由于兩種不同金屬在溶液中直接接觸,因其電極電位不同構成腐蝕電池,使電極電位較負的金屬發生溶解腐蝕。
為減輕這種雙金屬腐蝕,應選擇電偶序列相近的金屬材料。
4、縫隙腐蝕
在裝置設備的管道連接處、襯板、墊片等處的金屬與金屬,金屬與非金屬間及金屬涂層破損時,金屬與涂層間所構成的窄縫在電解液中會造成縫隙腐蝕。
防止辦法:
a.采用合適的抗縫隙腐蝕材料;
b.采用合理的設計方案,如盡量減小縫隙、死角、腐蝕液(介質)的積存,法蘭配合嚴密,墊片適宜等;c.采用電化學保護;
d.采用緩蝕劑等。
5、孔蝕
由于金屬表面露頭、錯位、介質不均勻等,腐蝕介質會集中在金屬表面個別小點上形成深度較大的腐蝕。
防止孔蝕的方法有:
a.減少溶液中氯離子濃度,或加入有抑制孔蝕作用的陰離子;
b.減少溶液中氧化性離子,如Fe3+、Cu2+、Hg2+;降低溶液溫度;
c.采用陰極保護;
d.采用點蝕合金。
6、其他
工藝設備在一定條件下會產生晶間腐蝕,拉應力作用下的應力腐蝕破裂,在高溫、高壓下的氫腐蝕(使鋼組織發生化學變化),在交變應力作用下的腐蝕疲勞等。
腐蝕的后果
電鍍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氰化物、強堿、強酸等,將對上述裝置的內表層進行腐蝕,特別是其金屬部分。這種腐蝕破壞作用又不易被察覺,其危險性很大,一旦裝置被腐蝕破壞,腐蝕物質就會往外泄漏,將導致后果嚴重的事故發生。
腐蝕電機、電纜、電器控制柜中的接觸器、繼電器、電子控制元器件,破壞其功能,可能引起停電事故。
腐蝕破壞電氣設備的接地線,使接地保護線斷路,導致觸電傷亡事故。
腐蝕破壞電氣設備操作部分的絕緣體,使其老化脫落,帶電部位絕緣降低或使帶電體裸露,容易引起觸電事故發生。
腐蝕破壞儀器、儀表等電氣部件的功能,使其控制或指示失靈、失效。產生廢品。
腐蝕破壞建筑物的金屬構件,使其強度降低,變形斷裂,以致引起建筑物或設施局部塌陷、倒塌,發生重大傷亡或設備事故。
腐蝕性液體(包括廢液)或氣體(廢氣)的蒸發漂浮及擴散,對人的眼睛、皮膚、肺部、食道等機體產生灼燒、炎癥甚至死亡。
腐蝕性物質一旦進入空調、凈化、空壓機內,不但對這些設備產生腐蝕破壞作用,對人體產生危害,并影響凈化空氣的質量,使產品廢品增多。
防腐蝕安全對策措施
電鍍生產過程中所需多種腐蝕性介質是客觀存在,即腐蝕性介質不能不用。因此防腐蝕的安全對策的基本出發點是預先防護,加強監督檢查,及時維修,減少或消除各種由于腐蝕引起的事故發生。
1、針對項目的裝置、設施發生腐蝕的地點、程度的不同,可采用不同防腐等級的材料、設備、裝置、管路、構件、儀器、儀表等;或耐蝕性很好的非金屬材料。
2、為防止腐蝕性液的跑、冒、滴、漏,采用密封性好的裝置、設備、材料。
3、加強對腐蝕介質的檢測監管,制定監管規范和條例。
4、除對裝置、設備選用密封防腐合格的產品外,對有關設備、建筑構件、設施的金屬件應涂防腐防護層。
5、加強對腐蝕介質破壞設施、裝置、儀器、構件等的檢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維修,或采取其他措施,消除隱患。
6、在腐蝕性比較嚴重的地方,如電線應采用護套防腐措施。
7、配備必需的防護用具用品,操作人員進行操作時,應穿戴相應的防護用品,以減少或消除腐蝕性介質對操作人員的傷害。
8、對職工進行防腐蝕安全教育,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度,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工作現場。
9、加強對操作人員及其他有關人員的健康檢查,健全急救隊伍,一旦發生嚴重的腐蝕傷害人員事故,要及時救護。
10、配備足夠的急救設備、器材,用品。
11、在有腐蝕液的作業場所,要保證水源,設立沖淋和沖眼裝置,一旦發生腐蝕傷害事故,沖水淡化,減輕傷害。
|
| |
| 上一篇:
聚脲防腐在管道防腐的優勢
|
| 下一篇:
噴砂除銹施工方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