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間防毒專項方案
(一)工程概況
項目名稱:污水處理站防腐工程
項目內容:初沉池、綜合池1、綜合池2有頂蓋部分、氣浮池南側1~4軸、
壓榨水池、調理池、溶藥池做3mm厚七油五氈乙烯基901樹脂玻璃鋼防腐;二沉池、三沉池、綜合池2敞口部分、氣浮池北側5~8軸做2mm厚五油三氈乙烯基901樹脂玻璃鋼防腐。
項目目標:1、工程質量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一次性驗收合格。2、乙方應嚴格按施工規范和《建筑安裝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進行施工,嚴格執行“三檢”制度,并遵循“三按”、“一控”的原則,按圖紙、按工藝、按標準施工作業。
質保目標:質保期2年。
(二)編制依據
2.1污水處理站水池結構設計圖紙
2.2《進入受限空間安全管理規》Q/SY1242-2009
2.3有限公司ISO9001《質量保證手冊》和《質量體系程序文件匯編》
2.4有限公司《HSE工作手冊》和《HSE體系程序文件匯編》
(三)有限空間施工程序
3.1 作業申請
本工程所涉及的有限空間作業均必須按要求辦理《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具體的辦理程序如下:
本班組根據施工安排向項目部質安部申請有限空間作業申請→質安部核實后向業主提出有限空間作業申請→檢驗有限空間的氧氣、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質安部根據施工情況確認安全措施→業主和質安部檢驗防護措施及應急措施是否合格→辦領《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
3.2 作業方案
施工班組辦理好《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后方可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有限空間在進行有限空間作業時還應遵循以下程序:
作業前質安部對監護人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和工作環境交底→檢驗安全措施和應急措施符合要求→作業人員作業。
(四)有限空間安全作業操作規程
4.1 施工人員需體檢合格方可進行施工作業
4.2 施工人員進入施工場所應進行三級安全教育
4.3 施工人員進入施工場所必須按規定穿工作服
4.4 施工人員高空作業應佩戴安全帶、安全帽,安全帶應系掛在牢固部位
4.5 施工作業前需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簽字
4.6 作業前應辦理受限空間作業票、高處作業票和施工作業票
4.7 施工照明要求使用24v以下的安全電壓照明
4.8 照明要求使用防爆型防護罩安全行燈
4.9 電源線要求使用橡膠絕緣電纜無接頭無損壞
4.10 開關箱設漏電保護器做到一機一閘一保護
4.11 開關箱,安全電壓變化器不得帶入受限空間
4.12 進入有限空間前應對有限空間進行含氧量、有毒有害氣體分析合格后方可進入空間作業
4.13 有限空間如罐、池箱等與其他設備的連接的管線等要采取斷開打盲板等措施
4.14 施工人員按照規范要求佩戴隔離式呼吸器
4.15 施工人員不準帶入煙頭進入有限空間
4.16 施工人員防腐作業中需要穿防靜電服裝防止產生靜電
4.17 有限空間應保持通道暢通
4.18 有限空間采用自然通風,不能保證安全時應采用強制性通風
4.19 有限空間防腐作業時,附近及連接煙道等嚴禁火源
4.20 防腐施工材料不準在有限空間攪拌,一次不得在有限空間存放過多,做到隨用隨取
4.21 有限空間作業應配備一定數量消防器材
4.22 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應將入場證掛在公示板上。(現場設公示板)
4.23 設專人對有限空間作業進行監護,監護人需懂得急救常識,懂得施工工藝,熟悉施工現場環境,熟知報警,火警,120急救
4.24 監護人不準隨意離開施工現場
4.25 作業現場應急救器材和藥品
(五)施工作業人員配備
5.1 施工組織機構
5.2 人員配備
|
序號
|
人員組織
|
人數
|
備注
|
|
1
|
項目經理
|
1
|
持證
|
|
2
|
技術員負責人
|
1
|
持證
|
|
3
|
勞務管理員
|
1
|
持證
|
|
4
|
安全員
|
1
|
持證
|
|
5
|
預算員
|
1
|
持證
|
|
6
|
質量員
|
1
|
持證
|
|
7
|
資料員
|
1
|
持證
|
5.3 人員職責
5.3.1 作業現場管理人員職責
(1)組織作業場所風險意識;
(2)負責編制動火作業安全施工方案,制定安全措施;
(3)負責編制現場處置方案,并組織應急演練
(4)負責作業前安全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
(5)及時掌握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條件變化,當受限空間作業條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時,終止作業
(6)作業完畢,負責組織現場清理、驗收,簽字關閉《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許可證》
5.3.2 作業人職責
(1)接收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掌握應急救援的基本知識,熟悉作業方案、安全措施,熟悉使用消防器材,掌握急救方法及其他救護器具
(2)負責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進入受限空間實施作業任務。作業前應了解作業的容、地點、時間、要求,熟知作業中的危險因素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
(3)嚴格按照《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許可證》規定和操作規程的要求進行作業,正確使用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體防護用品。
(4)與監護人員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交流。
(5)服從作業監護人的指揮,如發現作業監護人不履行職責時,應停止作業并撤離作業現場。
(6)如發現異常情況或感到不適、呼吸困難時,應立即向作業監護人發出信號,迅速撤離現場。
(7)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安全措施為落實到位等情況,有權拒絕作業。
(8)作業完畢后清理現場
5.3.3 監護人員與職責
(1)確認各項安全措施落實到位后方可允許作業;
(2)指導、監督作業人員佩戴勞動防護用品;
(3)對現場施工過程施工人員落實不到位的施工方案,對人員的違章行為,有權批評教育、制止,甚至停止作業
(4)在受限作業發生異常情況時,;立即停止作業,上報上級領導并啟動現場處置方案;
(5)對受限作業人員的安全負有監督和保護的職責,在緊急情況下向作業人員發出撤離的警告,必要時立即呼叫應急救援服務。并幫助作業人員迅速撤離,必要時立即采取救護措施;
(6)作業前,對作業人員的作業工具進行登記,受限空間作業結束后,對總也人員作業器具進行復核,待現場作業負責人簽字完畢《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后,方可離開現場。
5.3.4 應急人員與職責
熟悉和掌握作業環境以及救援程序,會使用救援器材,當接到現場負責人報警后,立即攜帶好相關應急救援器材趕往事故現場,展開救援行動。
(六) 受限空間設備
空氣呼吸機,安全繩,通風機,滅火器,變壓器,漏電保護器等。
(七)安全作業措施
7.1有限空間作業準備工作
作業前項目部對監護人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和工作環境交底→檢驗安全措施和應急措施符合要求→作業人員作業
1、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辦理《建筑工程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審批表》。《建筑工程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審批表》需包括空間作業場所的名稱、作業單位、作業的負責人及作業人員、監護人、簽發的日期及作業時限、作業容、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可能造成的危害、有限空間的氧氣、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的檢驗結果和有限時限和進入有限空間作業防護和應急措施。
2、有限空間作業的出入口外不得有障礙物,應確保出入口暢通無阻,以便人員出入和搶救疏散。
3、作業環境應配備一定數量符合規定的應急救護器具和滅火器。
4、每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時,應對作業空間進行通風。但禁止用純氧氣對有限空間通風.
7.2 安全技術措施
1本次受限空間作業部位主要是塔、箱罐作業。由于空間狹窄,導致通風不良,燃燒或者產生其它氣體均能引起中毒、使人窒息,部照明不足會引起碰撞。
2照明電壓應小于36V。當需要使用電動工具或照明電壓大于12V時,應按規定安裝漏電保護器,其接線箱(板)必須放置在水池外部;電線電纜不能有破損和裸露的地方;作業人員應穿戴防靜電服裝,使用防爆工具。
3電纜線不得有裸露的部位,應按規定架設和拆除,確保電纜線路絕緣保證良好。使用超過安全電壓的手持電動工具作業或進行電焊作業時,應配備漏電保護器。
4受限空間作業安排專人監護,進入作業前,監護人應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并會同作業人員檢查安全措施,統一聯系信號。
5當發現缺氧或中毒時,監護人員應立即叫停作業,讓作業人員迅速離開作業現場。
6部作業時,確保換氣通風,人孔保持常開,架設通風機進行通風換氣。容器作業嚴禁抽煙。
7作業人員不得攜帶與作業無關的物品進入受限空間,作業中不得拋擲物料、工器具等物品。
8作業前后應清點作業人員和作業工器具。作業人員離開容器作業點時,應當隨身將工器具帶出。
9進入受限空間作業任務完成以后,監護人員應對進入受限空間的作業人員人數進行清點;作業人員和監護人員要對受限空間的作業工具、消防氣防器材、廢棄物等全部帶離作業現場,不能有遺漏。
7.3 現場監督管理
有限空間作業現場應明確作業負責人、監護人員和作業人員,不得在沒有監護人的情況下作業。
①作業負責人職責:應了解整個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防護設施、作業人員符合要求后,授權批準作業;及時掌握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條件變化,當有限空間作業條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時,終止作業。
②作業者職責:應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遵守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人防護用品;應與監護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
③監護者職責:應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全過程掌握作業者作業期間情況,保證在有限空間外持續監護,能夠與作業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在緊急情況時向作業者發出撤離警告,必要時立即呼叫應急救援服務,并在有限空間外實施緊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進入。
7.4 受限空間事故應急預案
一旦發生安全事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7.4.1 成立應急救援機
應急機構人員職責
|
序號
|
責任人
|
應急職務
|
職 責
|
|
1
|
|
總指揮長
|
1、負責全面指揮項目的應急救援工作2、負責批準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與終止3、負責確定事故現場的指揮人員4、負責確定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的職責6、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工作
|
|
2
|
|
后勤保障組組長
|
1、負責協調財務保障、傷員運送保障、物資供應保障工作。2、負責物資供應保障工作。3.負責應急搶險工作中的人員疏散、善后處理工作
|
|
3
|
|
組 員
|
1、 負責現場應急物資的供應工作,醫療救護隊接應。
2、 負責應急搶險工作中的資金保障工作。
3、負責應急搶險工作中的傷員運送工作。
|
|
4
|
|
應急搶險組組長
|
協助項目總經理進行現場搶險具體指導工作
|
|
組 員
|
窒息事故的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
|
5
|
|
通訊聯絡組組長
|
負責公司應急響應過程中的對、對外協調聯絡工作。
|
7.4.2 應急物資準備:
⑴藥品:腹瀉藥、消炎藥等治療藥品以及仁丹、正氣水、菊花茶、降火涼茶。
⑵救護器具:救護汽車、毛巾,藥箱。
7.4.3 受限空間窒息人員施救方法
⑴、輕度患者
現場作業人員出現頭暈乏力,目眩現象時,作業人員應立即停止作業,防止出現二次事故。其它作業人員應將癥狀人員安排到陰涼、通風良好的區域休息。供應其涼水、濕毛巾等。并通知項目部醫療救護人員進行觀察、診治。
⑵、嚴重患者(中毒昏倒、休克、身體嚴重缺水者)
當作業現場出現中暑情況時,作業周邊人員應立即通知項目部,并及時將事故人員轉移至陰涼通風區域,觀察其癥狀,以便于醫療人員來臨時掌握第一手醫治資料。項目部應根據具體情況,由應急總指揮是否啟動防暑降溫預案。并立即組織救護人員親臨現場對事故人員進行救治。癥狀嚴重者,在項目部醫療設備無法救治下,應立即聯系最近醫院進行觀察、治療。
7.4.4 受限空間應急救援
有限空間發生事故時,監護者應及時報警, 救援人員應做好自身防護,配備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嚴禁盲目施救,導致事故擴大。
7.4.5 受限空間事故報告
有限空間發生事故后,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向所在區縣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相關行業監管部門報告。
7.4.6 應急
火警 119 急救中心 120
|